孩子坐不住是专注力问题还是感统问题,家长该怎么做?
发布者: | 发布时间:2025-09-11 09:21| 阅读:27
Parent learning camp
发布者: | 发布时间:2025-09-11 09:21| 阅读:27
开学没多久,不少家长就开始为同一件事发愁:老师反馈孩子上课坐不住、小动作多、注意力不集中…… 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:孩子是不是“多动症”? 其实,孩子坐不住可能源于两方面原因:专注力问题或感觉统合问题。那么,这两者有什么区别?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? 专注力问题 VS 感统问题 专注力问题主要体现为: 容易分心,外界一点声响就能转移注意力 做事常常粗心大意,忽略细节 很难持续完成一项任务 经常丢三落四,忘记事情 不愿意从事需要持续脑力的活动 感统问题则更多表现为: 坐姿不稳,喜欢趴着或躺着 动作笨拙,经常碰撞到物品 不喜欢旋转或荡秋千,或者异常喜欢 对触碰过度敏感或过度迟钝 经常踮脚走路,动作协调性差 家长如何初步判断? 观察行为模式 专注力问题孩子在任何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情境下都难以安静,而感统问题孩子可能在运动或游戏时表现正常,只是在需要坐着的任务中出现问题。 测试平衡能力 让孩子单脚站立,感统失调的孩子往往平衡能力较差。 观察日常行为 注意孩子是否对某些声音、纹理或食物有异常强烈的喜好或厌恶,这可能是感统问题的信号。 家长可以这样做 针对专注力问题: 创造专注环境:为孩子提供安静、简洁的学习空间,减少视觉和听觉干扰。 分段完成任务:将任务分解成小部分,逐步完成,每完成一部分给予鼓励。 专注力训练游戏:如拼图、找不同、迷宫等,每天坚持10-15分钟。 针对感统问题: 前庭觉训练:荡秋千、滑滑梯、旋转椅等游戏,帮助改善平衡感。 本体觉训练:推小车、攀爬、跳床等负重活动,增强身体意识。 触觉训练:玩沙子、橡皮泥、手指画,不同材质的触感体验。 日常生活训练: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动,如搬东西、擦桌子等。 如果孩子的行为已经: 版权所有 @湖南沐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19025679号-1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58号 技术支持:善微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