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什么情况下,才真正需要专业的感统训练?
发布者: | 发布时间:2025-07-08 09:45| 阅读:26
Parent learning camp
发布者: | 发布时间:2025-07-08 09:45| 阅读:26
孩子走路总磕碰、上课总走神、情绪像过山车... 这些常见问题,是不是代表孩子感统失调? 感觉统合,就像孩子大脑的交通指挥中心:负责处理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感官信息,指挥身体作出协调反应。 一旦这个系统“堵车”或“错乱”,孩子的行为、情绪、学习就可能亮起红灯。 *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以下行为需警惕 笨拙: 走路经常撞到家具、门框,平地也容易摔跤; 跳绳、骑车、接球等运动明显落后同龄人; 握笔姿势别扭,写字歪扭吃力,手工操作笨拙。 坐不住: 难以安静坐着,小动作不断(摇晃身体、玩手、离开座位); 容易被无关声音、光线分散注意力; 听指令困难,常显得“心不在焉”。 情绪: 情绪转换剧烈,易莫名烦躁、哭闹或发脾气; 面对新环境或变化时,表现出强烈抗拒或焦虑; 抗挫能力弱,容易放弃。 *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过度敏感或过度迟钝: 触觉敏感: 抗拒剪头发、洗脸、洗澡,讨厌特定衣物标签或材质,害怕人多触碰; 触觉迟钝: 对疼痛、温度变化反应小,喜欢用力拍打或碰撞; 听觉敏感: 害怕吹风机、吸尘器等声音,易捂耳朵; 前庭觉敏感: 怕荡秋千、怕旋转,易晕车; 前庭觉迟钝: 寻求强烈摇晃、旋转,动个不停。 慢半拍: 对名字呼唤或指令反应延迟; 学习新动作、新技能速度较慢; 在集体游戏中显得茫然,跟不上节奏。 组织困难: 个人物品杂乱无章,书包、书桌一团糟; 做事条理性差,难以按步骤完成任务; 时间观念弱。 社交障碍: 与同龄人互动笨拙,可能过于莽撞或退缩; 不理解或难以遵守游戏规则; 语言交流可能受影响(表达不清或理解困难)。 *沐苗儿童学习能力提升中心 什么情况下,才需要感统训练? 频率高、强度大: 上述行为表现频繁且显著,持续较长时间(通常超过6个月)。 影响生活与学习: 明显干扰孩子的日常生活(如穿衣、吃饭)、学习表现、社交互动或情绪状态。 排除其他原因: 需经专业评估(儿科医生、发育行为科医生、作业治疗师OT),排除听力、视力、神经发育障碍(如自闭症、多动症)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类似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