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笨手笨脚,这可能是本体觉发展不足的缘故!
发布者: | 发布时间:2025-06-29 09:15| 阅读:19
Parent learning camp
发布者: | 发布时间:2025-06-29 09:15| 阅读:19
孩子走路容易绊倒,总是撞到家具; 写字用力过猛戳破纸,或轻飘飘难以辨认; 扣纽扣、系鞋带显得笨拙吃力; 这些看似“调皮”、“粗心”、“不认真”的表现,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常被忽视的原因:本体觉发展不良。 本体觉是什么? 想象一下,闭眼也能准确摸到自己的鼻子;无需低头看,就能流畅地上下楼梯;写字时能自如地控制下笔的轻重... 这些“理所当然”的能力,都依赖于我们身体内部的“GPS”:本体觉。 本体觉,是深感觉的一种。它由肌肉、肌腱、关节内的感受器提供信息,让大脑时刻知晓身体各部位在空间中的位置、姿势、运动状态(方向、速度、力度)。它是身体地图的绘制者,是动作协调与计划的基础。 本体觉发展不良的深远影响 当孩子的本体觉发展不充分,就像身体内部的GPS信号微弱或错乱,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: 01 运动协调困难: 笨拙易摔跤: 对四肢位置感知模糊、动作不协调、容易绊倒。 精细动作差: 写字歪扭、使用剪刀、扣扣子、系鞋带等困难、手眼协调不佳。 学习新动作慢: 学骑车、跳绳、球类运动等需要身体协调的活动显得特别吃力。 02 姿势控制与身体意识弱: 坐姿站姿不良: 难以维持稳定姿势,喜欢趴在桌上、东倒西歪。 身体概念模糊: 对自身身体部位、空间关系的认识不足。 空间判断不准: 在环境中判断距离、高度有困难。 03 力量调控障碍: 不知轻重: 拍球或拍人时控制不好力度、写字戳破纸、放东西声音很大。 过度用力寻求感觉: 喜欢咬东西(衣领、铅笔、手指)、用力跺脚。 04 情绪与行为挑战: 挫败感强: 因动作笨拙、学习新技能慢而常感挫败。 情绪易波动: 可能表现为容易烦躁、发脾气、焦虑或退缩。 注意力不集中: 大脑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处理模糊的本体觉信息,导致用于专注学习的资源减少。 05 影响学习基础: 书写困难直接影响学业表现。 身体意识和空间感弱可能影响几何等空间概念的学习。 动作计划能力差影响实验操作、手工等课程。 本体觉训练 本体觉如同肌肉,越用越强。好消息是,通过有针对性的本体觉输入活动,可以有效促进其发展。以下策略简单易行,融入日常游戏即
学习新动作特别慢,显得“笨手笨脚”;
坐下时总爱用力“砸”椅子,喜欢咬手指、衣物;
情绪波动大,容易沮丧或发脾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