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身体发展有阶段,家长要知道孩子各阶段都该做些什么!
发布者: | 发布时间:2025-05-30 09:06| 阅读:81
Parent learning camp
发布者: | 发布时间:2025-05-30 09:06| 阅读:81
孩子总是走路磕碰、写字歪斜?对声音、触摸、沙子特别敏感?上课总是坐不住,小动作不断? 这背后,可能藏着感统能力发展的关键秘密! 感觉统合能力:这个负责处理感官信息、指挥身体协调运作的“指挥官”,同样遵循着严密的阶段性成长规律。错过了关键期的“灌溉”,再好的天赋也可能被埋没。 大脑与身体发展阶段 0-12岁,是孩子神经系统高速发育的黄金窗口。在这期间,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使命: 婴儿期(0-1岁) 重点发展: 原始反射整合、基础触觉体验、重力安全感(前庭觉萌芽)、本体感初探(感知身体位置)。 从躺卧到坐立、爬行、扶站,开始探索世界。 幼儿期(1-3岁) 重点发展: 粗大动作协调性(走、跑、跳初步)、触觉辨别能力、前庭平衡系统快速成熟、本体感增强(控制身体)。 行走自如,攀爬跑跳,语言爆发,自我意识萌芽。 学龄前期(3-6岁) 重点发展: 精细动作(手眼协调)、双侧协调(身体两侧合作)、前庭平衡更稳定、本体感更精准、视觉听觉处理能力提升。 熟练跑跳、单脚站、骑三轮车,涂鸦、剪纸、搭积木,社交互动增多。 学龄期(6-12岁) 重点发展: 感统能力高度整合,应用于复杂学习任务(阅读、书写、计算)、体育运动、社交规则遵守。动作更流畅、高效、有目的性。 学习读写算,参与团队运动,规则游戏,专注力要求提高。 各阶段提升计划 阶段1:婴儿期(0-1岁) 重点加强: 触觉、前庭觉(重力安全感)、本体感萌芽。 推荐游戏: 抚触与按摩: 洗澡后、换尿布时,用不同质地的布料(丝巾、毛巾、毛绒玩具)轻柔抚触宝宝全身。 摇摆: 将宝宝抱在怀中左右、前后轻柔摇晃;使用婴儿摇篮或摇椅。
版权所有 @湖南沐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19025679号-1 湘公网安备 43010402000858号 技术支持:善微科技